1. 主页 > 小妙招

互联网医疗美容信息发布指南

你敢信网上那些医美广告可能比渣男还坑人?我闺蜜去年就被「99元瘦脸针」广告骗去工作室,结果打了三针都没效果,最后在卫生局官网一查——那机构压根没医疗资质!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,怎么在铺天盖地的医美广告里炼出火眼金睛。


避坑第一步:看穿广告套路

医美机构最常用的三大洗脑话术,见一个举报一个:

  1. ??「医生资质不便透露」?? ? 十有八九是租的执业医师证
  2. ??「特价产品仅限今日」?? ? 和奶茶店第二杯半价一个套路
  3. ??「真人案例对比图」?? ? 盗图率高达73%,还有人专门卖医美对比图素材包

去年上海查处的医美虚假广告案里,有个机构用演员冒充客户,术前照居然是P出来的水肿效果。这操作,比美颜相机还魔幻!


法律红线碰不得

卫健委去年更新的《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》明确说了,这些词出现就能举报:

  • 绝对化用语:最安全、零风险、永久性
  • 治疗功效词汇:治愈白癜风、根治狐臭
  • 伪造文书:假造学术论文数据、虚构专家头衔

有个真实案例笑死人:某机构宣传「韩式双眼皮」,结果主刀医生根本没去过韩国。被罚时还狡辩「韩国技术是看视频学的」,这跟看了《食神》就开饭店有啥区别?


平台审核漏洞多

别看某红书、某音上的医美视频播放量几百万,其实很多都在钻空子。教你们三招识破:

  1. ??查机构编码??:在卫健委员官网输入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」编号,能查到才是正规军
  2. ??看产品批号??:正规医美药品包装都有20位追溯码,跟身份证似的
  3. ??问操作细节??:敢说「无恢复期」「随做随走」的,直接拉黑

有个冷知识:正规医美项目术后都要观察30分钟以上,那些说做完就能去蹦迪的,不是心大就是骗子!


自检清单要记牢

发布医美内容前先问自己五个问题:

  1. 有没有把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混为一谈?(比如小气泡清洁说成「医美级护理」)
  2. 术前术后对比图是不是同一个人的?(别拿别人的苹果肌当自己的)
  3. 承诺的效果有没有临床数据支撑?(「95%满意度」是问卷调查还是实验室数据?)
  4. 有没有标注「广告」字样?(玩文字游戏写「推广」都不行)
  5. 价格表是否包含所有费用?(很多把麻醉费、耗材费藏在后面收)

记得去年有个网红栽跟头吗?直播时说热玛吉「一点都不疼」,结果粉丝做了痛到报警,最后被判虚假宣传赔了8万块。


灵魂拷问time

Q:看到朋友转发的医美优惠信息能信吗?
A:先让他发机构的全称!到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」查有没有行政处罚记录,比查男朋友手机还刺激

Q:博主说自己亲测有效的项目能跟风吗?
A:看看她有没有贴治疗记录单!真正的医美过程会有术前检查、术中记录、术后复查三份文件,少一张都是耍流氓

Q:怎么判断科普文章是不是广告?
A:拉到文章底部看有没有「本文仅供科普」的声明!正经科普都会标注「不构成诊疗建议」,恨不得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


最新行业调研显示:2024年医美纠纷中,53%是因为消费者轻信了网上的虚假信息。但有个好消息——现在卫健委要求所有医美直播必须存档3年,谁敢胡说八道,秋后算账跑不了!说到底,医美不是买菜,信息筛选比选项目更重要。记住,当你觉得某个广告好得不像真的,它百分之百就是假的!

本文由嘻道妙招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