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页 > 好文章

企业存货期末计价方法全析: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应用案例

为什么有些公司明明赚钱了,年底一算账却发现利润缩水?新手如何快速掌握存货计价这个让无数会计新人头疼的难题?今天咱们就从一个服装厂老板老张的真实故事讲起。

老张去年进了1000件羽绒服,每件成本500元。年底盘点时发现,由于暖冬影响,这批货的市场价跌到了450元。这时候财务小李告诉他:??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,咱们得按450元重新计算存货价值,还要计提5万元的跌价损失”??。老张当场懵了——明明货还在仓库,钱怎么就蒸发啦?

这就是典型的??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??的应用场景。咱们先拆解几个关键概念:

  1. ??成本??:你为这批货实际花的钱(比如老张的500元/件)
  2. ??可变现净值??:现在卖出去能拿回的钱(市场价450元 - 销售费用)
  3. ??孰低原则??:哪个数字小就用哪个计价

你可能想问: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?但根据财政部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——货》第十五条,这其实是防止企业虚增资产的保护伞。就像老张的情况,如果死守500元成本价,报表看着漂亮,但实际这批货根本卖不出这个价。

??新手最常踩的3个坑:??

  • 把成本价当铁律(老张的教训)
  • 漏算销售费用(运输、税费等)
  • 混淆原材料和产成品计价(比如布料和成衣要分开算)

咱们来看个进阶案例:某食品厂有批过期面粉,账面成本20万。这时候会计小王发现:

  • 直接卖掉最多值5万
  • 但如果加工成饼干,还能卖30万(需再投10万加工费)

这时候可变现净值怎么算?根据准则要求:

markdown复制
面粉的可变现净值 = 饼干售价30万 - 加工费10万 - 销售费用5万 = 15万

既然面粉成本20万 > 15万,就得计提5万跌价准备。但如果饼干都卖不出去,过期面粉就只能按废品价5万入账了。

??对比表格更清楚:??

情形成本价可变现净值入账价值
正常商品100万120万100万
轻微贬值100万95万95万
严重滞销100万30万30万
生产半成品50万80万-20万60万

最后给新手三个实操建议:??每月盯紧库存周转率、建立价格预警机制、留存市场报价单作为凭证??。记住,这个方法的精髓就像开车看后视镜——既要清楚自己花了多少钱(成本),更要看清现在值多少钱(可变现净值),否则迟早要撞上财务风险的护栏。

本文由嘻道妙招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